在“特色”上彰显魅力。从现实看,大凡产业发展好的乡村,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接地气”立足于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种养习惯等发展相适宜的产业,如,江西于都县源头村利用富硒资源,大力地发展大棚蔬菜及其他产业,陕西柞水县金米村利用当地冬暖夏凉、气候温和气候,把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山西大同云州区唐家堡村利用传统习惯,将黄花变成群众的“致富花”。做好“土特产”文章,决不能平平淡淡“千人一面”,更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既要立足于“土”,又要不断地追求“特”,标新立异,不断地突破,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把土特产做成“高大上”。
在“扩链”上持续发力。产业发展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种植和养殖,要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挖掘潜力,不断地扩大链、延链,如把木耳加工成速食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美容产品等,将农产品转变为“制成品”,不仅如此,还要充分的发挥产业优势,增加新的附加值,如,将蔬菜大棚、花木园地、果树基地等捆绑在一起,培育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等,种植业、养殖业与加工业、服务业互为融合,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拓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从田间地头、现有产业出发,瞅准市场机遇,把优势做强,把特色做特,让产业长出腾飞“翅膀”。
在“聚才”上增强引力。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人才,没有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面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支持“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和能工巧匠创业,以人才和能人带动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提升产业价值。另一方面要根据需要引进急需人才,增强智力支撑,弥补人才空缺,内外结合,形成人才合力。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必须进一步强化人才保障机制,政策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待遇上厚待,为人才铺赛道、建平台,让人才心情愉悦,全心投入到产业兴旺中来。
产业兴乡村兴,产业强农民富。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紧紧牵住“特色”这一“牛鼻子”,把“土特产”做成乡村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