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亮坦言,“以前搞育种,‘一把尺子一杆秤,用牙咬用眼瞪’,没有数字概念,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可以实现‘云看地’,科研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看到地里植株长什么样子,这是数字带给我们的变革。”
玉米太高了,表型车不好走,怎么办?“通过目前正在研发的田间机器人,可实时传输图像数据。育种家比较关心的株高、穗位、病害、成熟情况,一目了然。再比如无人机一天飞一次,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多动态搜集数据。以前田间只能看到株高、穗位、颜色,现在可以直接看到叶绿素含量等数据。”黎亮又举了几个例子。
对育种家来说,数字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育种效率。“过去的育种家们是‘看见什么就选择什么’,现在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来进行选择——‘先预测再验证’,这大大扩大了育种规模,加快了育种进程。”黎亮认为,种业的未来,将是BT(生物技术)+IT(信息技术)的双融合发展。这方面技术的革新是种业振兴重要的攻关内容,需要全力去突破。
“全国十粒种,一粒自北京”。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朱西安介绍了北京的种业创新情况:北京市将农业科技创新纳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范畴,全力打造“种业之都”,正逐步推进“种业数字化”,建立“表型+基因型”智能育种技术,加快“精准育种”步伐,逐步实现定制设计育种。
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世界首张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全球数量最大的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一系列数字技术创新成果夯实了北京种业之都的科技基础。https://zhtcyyz.com/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