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这些如诗如画的闽西山头,曾经是水土流失严重、土表裸露的“火焰山”。
2006年,从外地回到三洲镇丘坊村务农的丘佳梅,望着这片从小看到大的黄土荒山,他陷入沉思:“种点什么,既能治理水土流失,也给自己谋一份事业?”
丘佳梅思来想去,最终把目光落到了山茶树上,“山茶树虫病少容易存活,生长可上百年,寿命长,既能固土,茶果又能榨油!”
2011年,28块钱就能包一亩山地,丘佳梅一口气向村里包下300亩。看到他的承包协议,有人取笑道:“不要钱,草都不长的地,你拿去随便用!”
2012年正月,一株株筷子粗细的山茶树苗就被插进了山上的黄土之中。三洲镇的山地在漫长的岁月中缺少植被的保护,土中有机质流失严重,肥力奇低又经风化,当地人们戏称之“沙包土”。
地里存不住水,丘佳梅就抽水灌到山顶蓄水池里备用;土里找不出肥,他又跟临近的养猪场合作,弄来猪粪发酵的沼液做肥料,一株一株往下浇。
在丘佳梅的精心管理下,山茶树苗渐渐长大,曾经“草都不长”的地也长出了杂草。农闲时,他出钱请乡亲们来帮忙割草,有人笑他:“傻瓜老板,除草剂一喷一棵草都会不长,哪用得着再请人?”丘佳梅听了脖子一梗:“不让草长,又造成土表新一轮流失怎么办?树根也得靠草遮阴保湿嘞。”
栽培山茶树一年复一年,来扶持走访的主要部门从水保局变成了林业局。种下树苗的第五年,到了理论上开始成规模收获的时候,然而每棵山茶树上却只长出寥寥几颗成果。
“是进?还是退?”5年持续投入却分文无收,丘佳梅熬过了无数个不眠夜。
资金补贴、给予灭虫设备、路面硬化、给予低息贷款……在诸多政策和政府部门的帮扶下,丘佳梅咬牙挺了过来。“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真的撑不下去。”他说。
2022年,自丘佳梅在荒山上种下树苗已过了十年,山茶林的规模由起初的300亩扩大到1000多亩。爬上山头放眼望去,碧绿的山茶树漫山铺开,叶间缀满红色山茶果。
丘佳梅的十年不懈努力有了成效,茶果总量翻了几番,茶油产量也逐年提升。去年收获的9000余斤茶油为丘佳梅换来了近80万元收入。今年的茶果将在十月中旬开始收获,看着枝头的花苞,丘佳梅估算了一下:“今年估计能榨出15000斤到20000斤茶油,明年应该能收30000斤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