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在宿迁市洋河新区洋河镇张渡村的一处高粱地旁,只见宿迁市农科院副研究员金倩正拿着一颗直径约2厘米的黄色弹丸向农户介绍着。别看弹丸比较小,它里面装的是生物防治领域的“尖兵”——赤眼蜂,它们将准确找到螟卵,围歼螟虫。
“像这个叶子上面有几层排孔,很明显就是螟虫吃的,根据排孔情况和啃食程度,应该在一个月前,螟虫就已经钻到叶子里面了。”此时,金倩正在给大家讲解病虫害状况和赤眼蜂放飞的注意事项。由于前期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和太阳能杀虫灯,专家们对桃蛀螟、玉米螟等种群进行动态监测,对目前虫口种类和密度有了充分的了解。
仔细观察可以注意到,叶面上不光有螟虫啃食留下的排孔,还有不少花斑。据专家介绍,这种蛀蚀情况基本上是高粱条螟所为。通常情况下,高粱条螟和玉米螟两种虫害是混合发生。
“赤眼蜂放蜂之后,两三天出蜂找到新鲜的螟虫卵块,然后把卵产到这些螟虫的卵块之中,以卵治卵,达到生物防治的效果。”金倩介绍,此次投放的赤眼蜂,不光能治玉米螟,还能够治高粱条螟,包括后期在穗长上来之后,钻心的一种虫子叫桃蛀螟。
谈到防治成本,农户张兴祥算了一笔账。正常一亩高粱地三次打药需要15元,目前赤眼蜂防治只需要8.5元,他们家流转300亩土地种植散穗型洋绵9号,光是虫害防治成本就节省了1950元,而且环保无公害。
据了解,不光高粱地里可以放飞赤眼蜂防治害虫,像蔬菜地、果园、稻田,都可以使用不同蜂种进行防治。专家提醒,放飞赤眼蜂要选择无大风降雨等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放蜂。北方干燥、高温地区,应选择傍晚时放蜂;南方潮湿地区,适于在上午放蜂,这样更有利于赤眼蜂的羽化和寄生。在释放赤眼蜂前后一周尽量不用化学农药,以免造成伤害。为了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做好生物防治,宿迁市洋河新区郑楼运河港产业园还特别邀请宿迁市农科院专家给农户们理论授课加实践操作,手把手教会大家。
“生物防治不仅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更能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宿迁市洋河新区郑楼运河港产业园党委书记、管理办主任王宗禄说,他们通过此次投放赤眼蜂,以虫治虫,生物防治,很好地探索出“科技+党组织+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也为“中国酒都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https://swfzyyz.com/